招标公告 广东
2025-10-20

公告正文

  为科学、有效应对当前严峻的基孔肯雅热疫情形势,落实指挥部防控要求,切实降低蚊媒密度,阻断疾病传播,特制定本蚊媒监测体系实施方案。本方案旨在通过系统化培训、标准化监测和精准化响应,构建一道坚实的社区防线。

  一、工作目标

  (一)能力建设目标:迅速为村(居)委工作人员提供系统培训与考核,确保其掌握规范的蚊媒监测实操技能,持证上岗。

  (二)监测预警目标:建立覆盖社区的日常监测网络,及时、准确地掌握蚊媒密度动态,为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三)精准分级处置:根据监测结果,分级启动精准消杀和爱国卫生运动,快速将蚊媒密度控制在安全阈值以下。

  (四)责任落实目标:明确各环节责任主体与分工,确保体系运转顺畅,工作落到实处。

  二、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

  成立镇级蚊媒监测体系工作的统筹、指挥。组织架构如下。

  组 长:李慧锋

  副组长:刘柳新

  监督员:陈裕浩、侯敬辉、张伟宏、郑勇、李宇锋、宁靖伟、黄俊立、梁雅琳、蔡伟锋、温世丰、潘敏、蒋映枚、刘宗海。

  信息员:蒋映枚 卢致宇

  质控员:徐颖熠、李泽豪、邹瑞

  监测员:

   营里村(钟志辉、李会安、谢 惠)

   育豪村(廖婷、王文辉、丘辉仁)

   清连村(李瑞林、李君伟、杨新云、蓝翠芳、潘秀玲)

   雷甘村(李法安、李敬科、吴文锋、凌晓燕、李海龙)

   大坪村(卢生龙、卢君安、张昌、张饮祥、张晨晖、廖光华、李云)

   平中村(张勇梅、古宜标、古雪萍、潘 江、凌山磊、卢国文、卢育通)

   上和村(杨剑锋、杨添平、洪仕娇、黎展文)

   坪畲村(李正、李东、邬小丽)

   守台村(白文通、白建荣、白国昌、张 映、姚永青)

   三台村(钟慎良、张桂泉、彭理文、潘石招、彭远珍)

   汤湖村(蔡仕兴、凌兰华、何素玉、蔡勇步、宋雄辉)

   秀湖村(宋超方、宋媚、洪达新)

   圩镇居委(张秀云、张浩、朱晓桃、曹利梅、张艳云)

  工作职责:

   1.监测物资、沟通协调工作由副指挥负责统筹、负责对外联系;

   2.措施执行情况由监督员深入一线进行现场督导,确保每一项工作都落到实处;

   3.信息收集汇总由信息员负责;

   4.信息员反馈后,监测结果评估由质控员负责;

   5.制定责任分工表,按各项工作具体落实到人;

   6.以及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任务。

  三、核心工作

  (一)培训、考试

  1.组织培训: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牵头,在9月15日前完成对所有村级监测人员的集中培训。培训内容包括:

  (1)理论部分: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基本知识、蚊媒生态习性、监测重要性、个人防护。

  (2)实操部分:布雷图指数法、人帐诱法作为标准监测方法。现场演示如何查找、识别和计数积水容器中的伊蚊幼虫和蛹,如何开展人帐诱监测。

  2.统一考试:培训结束后,立即组织理论和实操考试。理论考核由市疾控出题,各村(居)委干部自行完成考试,实操考试以战代考,在各村(居)委现场环境监测进行,确保每位学员能独立、正确地完成监测流程。

  (二)监测实施与数据上报

  1.监测方法:

  (1)采用“布雷图指数法”(BI)。各村(居)委按东南西北中等方位随机抽查不少于100户(至少入户30户,其他70户可为房前屋后的外环境标准单位户折算),检查室内外所有小型积水容器(如花瓶、轮胎、瓶罐、托盘等),记录阳性容器(发现有伊蚊幼虫或蛹的容器)数。外环境及单位户的定义:每个家庭(含院落)为1户,集体宿舍/单位办公室/酒店的2个房间为1户,农贸市场/外环境/室内公共场所等每30㎡定义为1户。

  布雷图指数计算公式:

  布雷图指数(BI)=(阳性容器数/检查户数)×100

  (2)采用“人帐诱法”监测成蚊密度。器具:蒙古包蚊帐、电动吸蚊器或手持电蚊拍、手电筒等。操作方法:各村(居)委选择蒙古包蚊帐,在媒介伊蚊活动高峰时段(参考时段:7:00~10:00,15:00~18:00),避风遮荫处放置蚊帐,放置点避开周围干扰人群,诱集者位于内部封闭蚊帐中暴露两条小腿持续30min诱蚊,之后收集者利用电动吸蚊器或电蚊拍收集停落或蚊帐周围飞舞的伊蚊,填入记录表和汇总表。个人防护:收集者需涂抹蚊虫驱避剂,诱集者工作结束时涂抹蚊虫驱避剂。


图片2png.png


  2.监测频率:连续监测3天,每天1次。3天后如果BI指数<5和人帐诱密度<0.9只/(顶·h),转为每周监测2次。疫情转为常态化按有关工作要求开展监测。

  3.数据上报:监测员每次监测完毕后,于当日下午5时前将《蚊媒监测日报表》(含监测日期、村居名称、检查户数、积水数、阳性容器数、BI值、人帐诱蚊密度、监测员签名)统一上报。

  (三)处置措施

  信息收集员每日汇总数据后,监测结果评估反馈给副组长,若BI≥5或人帐诱密度>0.9只/(顶·h),需连续三天(当天为第1天)开展以清理各类积水和卫生死角为主的环境综合治理措施,辅助以化学法开展1次杀灭成蚊,切实降低蚊媒密度。若该村(居)委处于划定的风险区内,应按相应的消杀和蚊媒监测策略开展疫情处置工作。

  (四)爱国卫生运动(长效机制)

  时间:每周二、周五固定开展。

  内容:动员群众,翻盆倒罐、清除闲置容器、疏通沟渠,彻底清除蚊媒孳生地。此项工作与每周的低密度监测和常规消杀同步进行,形成“监测—清理—消杀”的闭环管理。

  (五)飞行检查

  卫健、疾控等做好监督指导工作,大坪镇卫生院组织人员具体落实飞行检查工作。每周抽1个村(居)委进行布雷图指数(BI)和人帐诱法指数(D)监测检查。疫情转为常态化按有关工作要求开展防控工作。

  四、保障措施

  1.物资保障:镇政府负责协调保障监测所需的手电筒、捞网、放大镜、记录表、蒙古包蚊帐、电动吸蚊器或手持电蚊拍,以及消杀所需的药品、器械和个人防护用品。

  2.纪律保障:进行不定期督查,对工作不力、失职渎职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追责问责。

  3.强化沟通:建立联络机制,用于每日数据报送、指令下达、问题沟通和经验交流,确保信息畅通无阻。

  附件:

1.伊蚊幼虫孳生地调查表(BI)

  2.媒介伊蚊孳生地监测统计报表(BI)

  3.人诱停落法双层叠帐法监测记录表

  4.双层叠账法成蚊密度监测汇总表

  5.蚊媒消杀情况记录表

梅州市梅县区大坪镇基孔肯雅热和

登革热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

2025年9月23日


本信息仅向会员提供,请按以下方式联系办理

联系人:***

联系电话:*******

邮箱:*********************

附件下载(0)

相关企业

业主单位

详见正文

企业信息 联系方式

推荐信息

登录/注册